互联网发明人蒂姆·伯纳斯·李(Tim Berners-Lee)在庆祝互联网诞生 32 周年的一篇新帖子中提到:“为弥合数字鸿沟,各国政府需努力确保到 2030 年时实现全球性的宽带互联网接入,同时让科技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。如果未能提供普遍的接入,就意味着互联网失去了为人类而服务的机会”。
2012 资料图(来自:Wikimedia Commons)
伯纳斯-李在与网络基金会联合创始人罗斯玛丽·里斯(Rosemary Leith)共同撰写的帖子中表示:“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法律来管理相关技术,并要求企业打造负责人的 产品和服务”。
遗憾的是,仍有许多年轻人被排除在外,无法借助网络来分享他们的才华和观点。
对于每一个缺乏互联网访问的年轻人来说,这意味着其为人类服务的新想法和创新机遇在白白流失。
显然,在 COVID-19 大流行期间,许多在家办公和学习的人们,已经感受到了互联网连接不畅带来的种种不便,数字鸿沟也因此成为了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。
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只有 2/3 的美国农村地区人口享有宽带接入,郊区的这一数字也仅为 79% 。
尽管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(FCC)绘制了一幅宽带地图,但还是不足以明确反映该国的宽带访问状况。
Berners-Lee 和 Rosemary Leith 指出,该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严重。
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,在 25 岁以下的人群中,只有 2/3 的家庭拥有相对靠谱的互联网连接。
尽管许多人在 COVID-19 大流行期间继续接受远程教学,但这还是意味着有 22 亿年轻人无法稳定地访问互联网上所需的学习资源。
与此同时,各界也需努力保护年轻人免受互联网上错误信息和技术滥用的侵害。
基于此,两人呼吁将互联网接入视作一项基本权利,确保每个年轻人的上完成本,都控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。
通过为网络基础设施提供资金、补贴、以及对社区网络的支持,我们可使网络掌握在全球每一位年轻人的手中。
进而全力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互联互通,确保不会有年轻人跌入数字鸿沟的谷底。
网络基金会发起的经济适用互联网联盟(A4AI)已算出了一个数字:
十年内提供的 4280 亿美元额外投资,将为每个人都带来优质的宽带互联网连接。均摊到迄今仍未触网的 37 亿人,相当于每人 116 美元。
最后参考托尼·布莱尔全球变化研究所的最新分析,可知在未来十年内提供的通用宽带接入,将带来约 8.7 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。